黃慎畫的價值
趙旭 電話號 同號
黃慎[1] 生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五月五日(6月14日),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84歲時尚在,卒年不詳,幼喪父,以賣畫為生,奉養(yǎng)母親。初隨上官周學畫,后離家出游,曾多次在揚州賣畫。方十八九歲,寄身蕭寺,晝?yōu)楫?,夜無所得燭,從佛光明燈下讀書。其藝既擅,出游豫章,歷吳、越,康熙五十八年(一七一九)至揚州鬻畫,人爭客之。雍正五年(一七二七)以母垂老,不欲遠離,乃奉居揚州,又三年乃返閩,鄭燮贈以詩。乾隆三十三年(一七六八)年八十二,尚作花卉冊。慎工草書,法懷素。畫人物,多取神仙故事為題材,初學上官周,后用狂草筆法作畫。筆姿放縱,氣象雄偉,深入古法,亦偶有筆過傷韻者。間作山水、花鳥,得荒率之致。所畫多歷史人物、佛道、樵夫漁父,早年工細,后參以懷素草書筆法,所作人物用筆粗獷,頓挫轉(zhuǎn)折,縱橫排奡,氣象雄偉?;B筆
法洗練,形象概括,畫風潑辣;山水境界開闊,注重詩意的表達。
黃慎是揚州畫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擅長人物畫,用筆穩(wěn)健、筆致工整。
在他剛到揚州時,有懂畫的人看來他的畫勸他:“工筆人物,古人畫得好的甚多,人們也看習慣了,你再走這條路子,怎能
出人頭地呢?不妨走寫意人物的路子。”黃慎聽了,雖心里不太舒服,但覺得有理,便立即回鄉(xiāng),埋頭苦練了三年寫意畫,自覺大有進步,于是二上揚州。果真他的畫被大加贊賞。不多時,有人提出:“你是畫寫意的,但你畫上的字體還寫得過于端正,字和畫不相稱。”他領(lǐng)會了,又折返閩南練了三年的草書。當他帶著字畫三上揚州時,畫名已大增了。一回,一位讀書人來買他的畫,看后說:“人物造型大膽夸張、落款筆勢生動有力,只是畫上只有年號,缺少詩詞文章,似乎美中不足?!秉S慎不愧是虛懷若谷的人,他又束裝歸里,攻研三年詩文,在他四上揚州的時候,已是“詩書畫”三絕了
查看全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