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干機性能在線咨詢烘干機烘干機干燥設備
產品別名 |
烘干機型號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粉碎程度 |
超細磨機 |
規(guī)格 |
660型 |
驅動方式 |
電動 |
是否可定制 |
是 |
適用物料 |
飼料 |
作用對象 |
路面 |
一、鋸末烘干機簡介 鋸末烘干機把粉粒體狀濕鋸末采用螺旋輸送機將其連續(xù)加入干燥烘干管內,在高速熱氣流的輸送和分散中,使?jié)裎锪现械乃终舭l(fā),得到粉狀或粒狀干燥產品的過程。本機主要由空氣加熱器、加料器、氣流干燥管、旋風分離器、風機等組成。 二、鋸末烘干機主要特點 1、干燥烘干強度大,由于物料在氣流中高度分散,顆粒的全部表面積極為干燥的有效面積。 2、干燥時間短 3、氣流干燥器結構簡單,占地面積小,易于建造和維修。 4、處理量大,熱。當干燥非結合水時,熱效率可達60%。 三、鋸末烘干機工作原理 鋸末烘干機:包括生熱爐、進料口、旋轉筒、過濾筒、物料輸送管、冷卻筒和出料口,旋轉筒位于主動滾輪上,主動滾輪靠電機及減速傳動帶動旋轉筒低速轉動,生熱爐與旋轉筒之間設有進料口,旋轉筒內設有翻炒葉片,在旋轉筒與過濾筒相連處設有擋板,擋板上開有一小孔,過濾筒一端與旋轉筒相連,另一端與物料輸送管相連,過濾筒內設有擋塊,過濾筒的底部設有排渣孔,冷卻筒一端通過鼓風機與物料輸送管相連,另一端與出料口相連。 由于鋸末烘干機(干燥機)采用上述結構,所以鋸末能在旋轉筒內充分干燥,且鋸末在進入物料輸送管前再次充分散開,使水分蒸發(fā)快,擋塊可將鋸末中的雜質擋住,進入物料輸送管中鋸末的質量。木屑進入木屑烘干機內由噴吹管與回轉筒體共同作用,物料在筒內沸騰流化,熱風與物料充分觸,完成干燥。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等優(yōu)點。 四、鋸末烘干機適用范圍 鋸末烘干機廣泛適用于秸稈壓塊燃料、木炭機械、木屑顆粒燃料、鋸末壓塊、農牧業(yè)工程等行業(yè)。如玉米秸稈烘干、大豆秸稈烘干、棉花秸稈烘干、小麥秸稈烘干、高梁稈烘干、木屑烘干、刨花烘干、鋸末烘干、銀杏葉烘干、桑樹葉烘干等農業(yè)纖維素類物料烘干。 五、鋸末烘干機主要技術參數 褐煤,又名柴煤,是煤化程度低的礦產煤。一種介于泥炭與瀝青煤之間的棕黑色、無光澤的低級煤。由于它富含揮發(fā)份,所以易于燃燒并冒煙。剖面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原來木質的痕跡。含有可溶于堿液內的腐殖酸。含碳量60%~77%,密度約為1.1-1.2,揮發(fā)成分大于40%。無膠質層厚度。熱值約為23.0-27.2兆焦/公斤(5500-6500千卡/公斤)。多呈褐色或褐黑色,相對密度1.2~1.45。 二、褐煤的利用 主要用于發(fā)電廠的燃料,也可作化工原料、催化劑載體、吸附劑、凈化污水和回收金屬等。通常有兩種:(1)土狀褐煤(brown coal),質地疏松而較軟;(2)暗色褐煤(lignite),質地致密而較硬??芍苯佑米骷彝ト剂稀⒐I(yè)熱源燃料及發(fā)電的燃料,也可用作氣化、低溫干餾等的原料。焦化后的褐煤可制作為煤磚用于炊事和加熱;它也作為活性炭的來源,用于水的處理、復原黃金和提取碘。 在世界上的某些地方,把褐煤用作熱源燃料和化學制品及氣體與液體燃料的原料。在美國,先在大平原北部(北達科他州、蒙大拿州東部、懷俄明州東北部和南達科他州的西北部)和墨西哥灣沿岸地區(qū)(亞拉巴馬州、阿肯色州、堪薩斯州、路易斯安那州、俄克拉荷馬州和得克薩斯州)以及太平洋沿岸諸州(加利福尼亞州、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發(fā)現(xiàn)了褐煤。中國褐煤量只有2118億噸,與世界褐煤資源量約占世界煤炭資源總量的1/3相比,比例也很低,約占全國總資源量的1/20以下,主要分布在內蒙古東部、云南東部、東北和華南也有少量。 三、褐煤烘干機發(fā)展前景 工業(yè)的發(fā)展,離不開資源的開采,煤炭是資源,是煤礦企業(yè)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物質基礎,在工業(yè)發(fā)展和日常生活中都是不可或缺的。近年來,全球變暖,環(huán)保意識已被人們日益重視,我國煤資源日益潰泛,在開采過程中,經過洗選,露天堆放,一部分煤和雜質被水沖下,經過沉淀形成煤泥。正常情況下,煤泥含水率高(20%-30%),直接使用燃燒效率太低,也不便于冬季儲運,況且煤泥產品露天堆放造成礦區(qū)環(huán)境“遇水流失、遇風飛揚”,這樣就造成了煤資源的流失及環(huán)境污染。褐煤和其他的煤炭資源一樣,開采出來以后都要經過洗選,選出的褐煤,洗選的副產物煤泥同樣不便于利用。 隨著國家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的實施,煤炭等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fā)和綜合利用已成重要課題,原來作為廢棄物閑置堆放的煤泥的充分開發(fā)利用已刻不容緩。利用寶貴的煤泥資源,使之變廢為寶,不僅能產生可觀的經濟效益,還解決了煤泥堆放占用土地和污染環(huán)境等一系列問題。有效的方法是將煤泥脫水,利用煤泥烘干機、褐煤烘干機將原料濕煤泥脫水干燥,可以在被干燥煤泥、褐煤質量不變的前提下,將煤泥脫水至含水13%以下,提高燃燒效率,使煤炭資源更加充分利用。 四、褐煤常見干燥技術方法 一、 振動混流干燥 該技術可脫去褐煤水分10%左右,熱值提升至3500大卡左右,單臺設備干燥能力較大,可以達到300萬噸每年,但脫水率低。 其原理是將原煤破碎至35-50mm,經過熱風干燥機干燥。干燥機為密閉式箱體,內設4-5層“之”字型振動式斜面篩網。熱風爐產生的高溫熱風經過與冷風混合至230C°左右形成的中溫熱風從下而上的穿過干燥箱。煤粒從上而下的經過振動篩面,細顆粒從網眼中漏下,很快完成干燥,粗顆粒則緩慢經過篩面滾落而下,經過熱風與煤塊的熱交換,從而得到干燥。干燥流程根據脫水率要求10-60分鐘不等。如果需要,干燥后的煤炭還可以進入選煤機進行分選,將矸石和泥塊排出,使褐煤的熱值得到進一步提升。 二、帶式爐干燥提質技術 該項技術可以褐煤水分降至10%以下,熱值提高到5000大卡以上。其原理與振動床干燥原理相似,都是使用熱風干燥,但該技術所使用的熱風溫度可以高達300C°,采用預熱、干燥和冷卻過程,除了對褐煤進行干燥外,還能改性提質——分解了含氧官能團,使部分氧原子析出,從而使脫水率更高。褐煤放置在網狀耐熱金屬帶上輸送,經過風機產生的強力風穿過網狀輸送帶的網孔和褐煤之間的間隙與熱風進行熱量交換,使褐煤得到干燥和改性提質。干燥過程中蒸發(fā)的大量水蒸氣,還可以經過冷凝回收。 這種技術可以調整干燥時間,流程可控,但國內尚無十分成熟的技術,但是該技術科技含量高,其前景看好。 三、滾筒干燥技術 該技術可以將褐煤水分降至15%左右,脫水率高,熱值提升至4500大卡左右。其原理是將料煤經破碎至0-50mm后放入充滿約500C°的高溫熱風的滾筒。在傾斜轉動的滾筒內,由滾筒壁上的揚料板使褐煤在干燥筒體內行程穩(wěn)定的形成全斷面料幕,使煙氣與原煤充分交換熱量,交換時間在30分鐘左右,從而使褐煤得到干燥。 與振動床干燥技術相比,滾筒干燥技術的單臺設備處理能力相對較小,而且由于干燥溫度高,容易發(fā)生褐煤自燃甚至,褐煤破碎率高,操作難度大。 五、褐煤烘干機技術 以往的干燥方式一般采用離心式機械脫水,設備昂貴,產能低,脫水幅度小,通常只能一次降水10%左右。尚存15---20%的含水量。瑞光機械H型回轉式褐煤烘干機,采取了將褐煤先破碎分散然后再熱力干燥的新技術,使物料的干燥處理實現(xiàn)了連續(xù)化、工業(yè)化和自動化。經褐煤泥烘干工藝處理后濕褐煤的水分可從25%~30%降到13%以下,用做燃料煤,完善煤炭洗選工藝,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及環(huán)境效益。 回轉式褐煤烘干機,在被干燥褐煤質量不變的情況下,采用低溫四級烘干工藝,將褐煤水分蒸發(fā)至含水13%以下。烘干區(qū)在高濕狀態(tài)下經400℃高溫除去大部分水分,確保褐煤的化學成份不發(fā)生變化且不易燃燒;二級烘干區(qū)室溫300℃,通過中溫強力引風高產除水,確保褐煤不焦化;三級烘干區(qū)室內溫度120℃-210℃,利用滾筒內的破碎裝置,反復撞擊、打散物料,順流烘干;四級烘干區(qū)為高排氣區(qū),室溫60℃-80℃,靠引風系統(tǒng)呈負壓的低溫熱氣流排除水份。 褐煤烘干機主要技術參數: 一、立式烘干機簡介 立式烘干機不是基于傳統(tǒng)的烘干爐改造而成。而是在無章可循的條件下,面對現(xiàn)今型煤干燥爐普遍存在的投資額大、占地面積大故障率高的情況下,針對工業(yè)型煤烘干特性,運用低溫大風量及重力原理,經研發(fā)設計、工業(yè)化試驗、產品換代升級、投入運營大規(guī)模化等幾個階段,歷時數年且取得成功的產品。在產品中,充分體現(xiàn)了適用創(chuàng)新、拓展效能、降低成本、提、安全生產和保護環(huán)境是型煤生產線用于干燥的理想設備。 二、立式烘干機工作原理 成型后的“水球”由皮帶機輸送到爐頂,由布料裝置均勻分布到爐頂全截面。型煤在其運行軌道上一邊靠重力緩慢下 移一邊與強風進行熱交換。型煤蒸發(fā)出的水分又由強風隨機帶走。型煤經兩小時左右的蒸發(fā)過程達到充分干燥。經濟特點:與現(xiàn)今通用的返排式干燥爐相比,投
查看全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