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琢于玉器上的早的鳳鳥藝術形象。
服務項目 |
玉雕成交,玉雕交易,玉雕拍賣,玉雕市場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材質 |
其它 |
風格 |
古典 |
我國早的鳳鳥紋發(fā)現(xiàn)于原始社會仰韶文化時期,有陜西北首嶺出土的龍鳳紋細頸壺,另有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刻于象牙上的雙鳳紋蝶形器等,均具有后來鳳鳥的雛形。而早出現(xiàn)在玉器上的鳳鳥紋圖案則始于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的玉鳳。時代處于商代后期,約公元前13世紀。商代婦好墓出土的玉鳳,是目前我國所見雕琢于玉器上的早的鳳鳥藝術形象。
聯(lián)系電話:135 2887 5188 黎經(jīng)理
鳳是禽類美化的象征,因此研究鳳鳥紋不能脫離對歷代禽類紋飾的研究。縱觀鳳鳥紋飾的發(fā)展與變化,總能在同一時期的禽類紋飾中找到其藝術風格的共同點。商代玉器雕琢品中就出現(xiàn)較多的禽類作品:有鳳、鳥、鶴、鷹、鴟、鸚鵡、雁、鴿、燕子、鸕鶿、鴨等。以玉石為載體的鳳鳥紋文化從原始社會一直傳承至今。
商鳳鳥:寫實與夸張并存
殷墟婦好墓出土玉鳳,作仰身回首狀,冠、喙如雞,短翅長尾,尾羽分作兩股交叉,翅上琢出陽線翎紋,姿態(tài)極為生動,顯示出藝人的技藝和創(chuàng)造才能。
河南安陽市殷墟,商代晚期
在造型上,商代鳳鳥玉器均閉嘴,瞪目,高冠上飾鰭齒紋,卷尾,昂首凝視,規(guī)矩嚴謹?shù)忍卣鳌I淘缙诒∑瑺顬槎?,晚期出現(xiàn)了圓雕鳳鳥。在紋飾方面,鳳鳥紋眼睛多作甲骨文“目”字形(有雙勾、單勾),俗稱“臣”字眼,另有陰刻圓眼、陽紋圓眼、圓穿眼、外兩圈陽紋而眼珠去地等眼形。鳳鳥大多采用寫實與夸張相結合的手法進行琢磨。輪廓簡練,多采用幾何紋雙勾線來裝飾高冠、豐滿的雙翅、長長的尾羽、寬大而有力的爪子等。商代禽類多用翎紋和羽毛紋作裝飾。
在技法上應用了鉆孔、打磨、陰刻線、陽刻線,另在陰線和陽線一側或周緣并用“撤”刀法,產(chǎn)生一斜面的效果,俗稱“一面坡”,淺浮雕或用撤刀法琢出雙勾線等用于裝飾羽毛。
用料方面,商以前主要用的是彩石玉器。婦好墓玉器的出土證明了商代已開始啟用新疆和闐玉的青玉、白玉、黃玉、墨玉、糖玉等。除此之外,還有遼寧岫巖玉、河南南陽玉等。
西周鳳鳥:圖案化線條優(yōu)美流暢
西周玉器工藝,初期沿襲商代傳統(tǒng)風格雕琢技法,后逐漸形成自身風格及特征。
在造型上,西周琢于玉器上的鳳鳥大都小巧玲瓏、生動可愛。這一時期也以薄片狀為主,到了晚期圓雕器物有所增加。但鳳鳥紋的喙部與商代相比有所變化。喙部變長變尖向下勾,另外也有上下唇都向外勾的。
用料方面,商以前主要用的是彩石玉器。婦好墓玉器的出土證明了商代已開始啟用新疆和闐玉的青玉、白玉、黃玉、墨玉、糖玉等。除此之外,還有遼寧岫巖玉、河南南陽玉等。
晉侯墓,玉戈
鳳鳥的頭冠從華麗多齒的高冠,演變?yōu)殚L條形往前下方勾的鳳冠,西周鳳鳥紋玉器除大件的柄形器外小件為多。一般都琢有圓孔供系掛之用。這一時期的鳳鳥紋立成形的較多,飾于其他物件上的較少。
西周鳳鳥紋在雕琢技法上,善于采用細陰線和撤刀法(一面坡)、粗陰線相結合的粗細陰線雙勾法來刻畫主題,線條剛勁,形象生動。這一時期常用的陰刻線單撤刀法,陰刻線較寬闊、流暢,更富表現(xiàn)力,流動感強,刻畫的鳳鳥紋線條優(yōu)美流暢,輪廓清晰。
西周時期鳳鳥紋玉器
西周時期鳳鳥紋玉器在造型上無新的突破,而在以鳥形器向鳳鳥紋圖案的轉變上有了很大的發(fā)展,一改前期的粗拙風格。玉器紋飾從青銅器圖案中吸收了大量的鳳鳥紋圖案,從而使鳳鳥紋向圖案化的方向發(fā)展,鳳鳥紋圖案成為西周時期的流行題材。這種題材的盛行,反映出當時人們對鳥這種飛禽的崇拜心理,同時也體現(xiàn)了這一時期人民的審美時尚。
西周時期玉器用料方面,從全國出土的情況看,大部分是選用當?shù)赜窳系褡脸善?,和闐玉用量不多,可見和闐玉仍是來之不易的珍貴玉材。
春秋戰(zhàn)國鳳鳥:溫順秀麗的柔美個性
春秋戰(zhàn)國時代是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時期,政治上諸侯爭霸,思想上百家爭鳴。東周王室和各路諸侯為了各自利益,都把玉當作自己(君子)化身,他們佩掛玉佩,以自己是有“德”的仁人君子,因此,此時玉佩特別盛行。
地方玉,春秋,鳳鳥玉角杯
在造型上,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鳳鳥紋一改商周時期的神秘和謹嚴,猛禽形象的鳳鳥紋已較少見,代之出現(xiàn)的是修頸、長腿、溫順秀麗的鳳鳥紋形象,優(yōu)美清秀,動態(tài)輕盈。這一時期的鳳鳥紋不再是商周時期那樣閉嘴、瞪目、昂首凝視的規(guī)矩特征,而是趨于向輕盈活潑、自由鳴叫舒展的狀態(tài)發(fā)展。
在紋飾上,戰(zhàn)國初期開始出現(xiàn)半葉形冠(似貓耳),到了戰(zhàn)國晚期出現(xiàn)飄帶形冠,飄向腦后并向上卷曲,較短。羽毛上雖仍有春秋戰(zhàn)國時常見的淺浮雕臥蠶紋裝飾,但更多的是用卷曲的飄帶裝飾羽翅和鳳尾,表現(xiàn)出活潑柔美的個性。在鳳眼的裝飾上,眼睛除了沿用商周時期圓形陰刻線或圓形陽紋眼外,戰(zhàn)國晚期出現(xiàn)似水滴形狀的陰線眼,另有橄欖形陰刻線眼,有的前后增加眼線,使戰(zhàn)國時期的鳳鳥眼睛較商周圓形眼更加秀美。戰(zhàn)國玉器在拋光技法上較前幾期都有進步,玉器拋光亮麗,充分顯現(xiàn)了玉的質感。
春秋晚期的玉雕鳥鳳紋數(shù)量較少,到戰(zhàn)國中期以后開始逐漸增多,而商周時期不管是片狀或圓雕的,單成形的鳳鳥紋較多。而到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一般都裝飾于玉璧、玉璜、玉佩、玉玉管上,單成形的鳳鳥紋圓雕件較少。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和闐玉的使用進一步擴大,進入各諸侯國,而彩石玉則降為從屬地位。
秦漢鳳鳥:飛鳴起舞天下太平
秦漢時期的鳳鳥紋,基本上是繼承了戰(zhàn)國時期鳳鳥紋的造型,鳳鳥長冠、修頸、鳳眼呈圓形,顯得格外秀媚而有神。有所變化的是鳳的形象輕盈娟秀,多做飛鳴起舞的動態(tài),表現(xiàn)了“鳳飛鳴則天下太平”的涵義。圓雕鳳鳥玉件,體態(tài)較豐滿。
秦漢時代的鳳鳥頭胸部分紋樣清晰,鳳眼大多用圓形陰刻線眼,有的眼外一陰線延伸至腦后,顯得精神秀美。鳳嘴大都作鳴叫狀,漢中期出現(xiàn)了鳳鳥紋嘴里銜珠式綬帶的現(xiàn)象。鳳鳥羽翅和尾部用單或雙陰刻線裝飾,時有撤刀技法出現(xiàn),這時出現(xiàn)了邊緣用游絲毛雕紋裝飾(游絲毛雕是漢代的一種紋飾,因細小并似游離狀而得名),花蕾紋開始應用在羽翅的裝飾上,另外在鳳鳥的關節(jié)處大多陰刻旋渦紋。
玉螭鳳紋韘,漢,清宮舊藏。
玉為暗白色,局部呈褐赭色,片狀,中部為心形玉片,表面飾云紋,中心有孔。玉片上部透雕云頭裝飾,兩側分別透雕螭、鳳,螭細身,大臂,長角,長尾,鳳亦細身,長尾,頭頂之翎長而分叉。
玉雕鳳鳥紋單成形的少,一般都裝飾于形佩(雞心佩)、玉璧、玉瑗、玉環(huán)等。
經(jīng)過秦的統(tǒng)一和漢前期國力的發(fā)展與壯大,特別是漢武帝時派使節(jié)張騫通西域,從此新疆和闐玉大量輸入內地,加速了漢代玉器的發(fā)展。當時民間還使用一定數(shù)量的陜西藍田玉和河南南陽玉。
聯(lián)系電話:135 2887 5188 黎經(jīng)理
查看全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