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鍍層類型分類:
貴金屬鍍層(金、銀):值,需單處理;
重金屬鍍層(鉻、鎳、鎘):需管控環(huán)保風險;
普通金屬鍍層(鋅、銅):回收工藝較成熟。
破碎目的
增大金屬表面積,便于后續(xù)鍍層剝離(如化學溶液與金屬的接觸更充分);
使物料尺寸均勻,適合熔煉或電解設備處理(通常破碎至粒徑<5cm)。
破碎設備與工藝
粗碎:
顎式破碎機:適用于鋼鐵、鋁合金等硬質基材,處理量大,出料粒徑 10-30mm;
剪切式破碎機:適合銅合金、鈦合金等韌性金屬,減少碎屑飛濺。
細碎:
錘式破碎機:進一步破碎至 5-10mm,適用于單一材質電鍍框;
振動篩分:破碎后過篩,不合格大顆粒返回重碎,確保物料均勻。
觀察要點:
顏色:重度污染常呈現異常顏色(如鉻污染的黃色、氰化物污染的灰綠色);
形態(tài):液態(tài) / 粘稠狀污染物(如未干涸的電鍍液)多為重度污染,干燥粉末狀多為輕度污染;
氣味:刺鼻氣味(如氰化物的苦杏仁味、強酸的刺激性氣味)提示高毒性污染。
分級存放:
合格物料:按材質分類存放于干燥倉庫,掛標簽注明 “已清洗”“輕度污染處理后”;
不合格物料:返回清洗工序或重新評估污染等級(可能存在誤判為輕度污染的情況)。
鍍層與基材分離(針對貴重金屬鍍層):
工藝:電解剝離或化學退鍍(如鎳鍍層可用氨基磺酸鹽溶液退鍍),分離后的基材再回收;
案例:鍍銀銅電鍍框,清洗后通過電解法剝離銀鍍層,銅基材可作為電解銅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