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色漿是指將廢棄的或不再使用的色漿進行收集和處理,以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和資源的浪費。色漿是一種涂料的原材料,通常由顏料、溶劑和添加劑組成,用于給涂料提供顏色和特定的性能。回收色漿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行:
1. 分類收集:將廢棄的色漿按照類型進行分類,如水性色漿和油性色漿等,以便后續(xù)的處理和利用。
2. 沉淀分離:通過沉淀或離心等方法,將色漿中的固體顏料和其他雜質分離出來,以便后續(xù)的處理。
3. 溶劑回收:對含有溶劑的色漿進行處理,將溶劑蒸發(fā)出來進行回收利用或者進行再生處理,以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
4. 再利用:對處理過的色漿進行再利用,可以將其作為原材料用于生產新的涂料,或者作為底漆或中間層使用。
5. 環(huán)保處理:對無法再利用的色漿進行環(huán)保處理,如采用高溫焚燒或化學處理等方法,確保不會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
回收色漿不僅可以減少資源的浪費,還可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環(huán)境保護意識。同時,對于涂料生產企業(yè)來說,回收色漿也是一種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方式,可以增加企業(yè)的競爭力和形象。
色漿的結構性能:
水性色漿的耐化學介質性主要是耐酸、耐堿性,即耐化學遷移性。該性能基本上取決于顏料本身,在戶外用色漿中考慮這一因素。一般水性涂料也是要求耐酸耐堿,不要求耐有機溶劑和其它化學品。
耐酸性、耐堿性: 依據DIN16524 標準,將色漿烘干(105℃)分別置于 1% 的硫酸和2.5% 的氫氧化鈉溶液中24小時后取出、洗滌來測定其耐酸、耐堿性。根據滲色和顏色的變化,依據5級標準來評定,達到5級表明耐酸、耐堿性,1級表明耐酸、耐堿性差。
分別是水性色漿在各個領域中的具體應用:
建筑:耐光、耐候、耐酸、耐堿。
汽車:耐光、耐候、耐酸、耐堿、耐摩擦、耐溫差。
航空:耐光、耐候、耐酸、耐堿、高度耐磨性、耐高溫性和耐驟冷性,適應超音速飛行,空間技術要求提供耐幾千攝氏度高溫,耐宇宙射線輻射。
家具涂料:是指涂裝在家具表面,形成一層涂膜,即美化了家具同時也起到保護家具的作用
皮革色漿:增加美觀,涂后光滑、有光澤、色澤均勻一致,不褪色,
色漿的著色強度(著色力)
對于水性色漿的比較,著色強度是一個重要指標,它反映色漿的色濃度、展色性能及顏料分散體絮凝情況。數據是按顏色以達到國際標準深度(ISD)的 1/25 所需顏料漿的份數
來衡量,數值越小,著色力越高。數值代表需要色漿的克數加入白色基礎漆中:乳膠漆中— 白色基礎漆鈦白含量為 25% (1/25ST)
色漿的相容性(展色性能—指研法)
色漿與使用體系的相容性是影響色漆的浮色發(fā)花、絮凝和有些漆膜表面缺陷的關鍵。在使用色漿配色前,一定要做相容性實驗,助劑經??梢杂脕斫鉀Q色漿與涂料的相容性問題。
將色漿加入白漆中,一般配成中、淺色,涂抹在被涂物表面或仿被涂物表面,待快要凝結時,用手指研磨涂膜表層部分,干結后觀察是否有明顯的色差(目測)。如色漿的細度不夠,分散性能不好均導致色漿展色性不好,會影響色漆的重現性。
色漿的顏料含量:
顏料含量僅做參考,不能作為評定色漿性能的指標。色漿的著色力與顏料含量并不是成簡單的正比關系。相同的顏料含量,其細度不同著色力也有很大差異。為色漿著色力的穩(wěn)定,色漿顏料含量是在一定范圍內的變化值,色漿資料上提供的數值是一個典型的參考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