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工焊接過程中,其焊接速度、送錫量、焊接時間等受人為因素影響較大,焊接質量取決于工人操作經驗。當使用自動焊錫機自動焊錫時,其產品在焊接過程中的關鍵參數(shù)都是單設定的,設置完成導入設備后只需要人工輔助放料即可,完全可以消除對技術工人依賴,減少了人為因素對產品焊接質量的干擾。
潤濕原理:潤濕過程是指已經熔化了的焊料(錫絲)借助毛細管力沿著母材金屬表面細微的凹凸和結晶的間隙向四周漫流,從而在被焊母材表面形成附著層,使焊料與母材金屬的原子相互接近,達到原子引力起作用的距離。引起潤濕的環(huán)境條件:被焊母材的表面是清潔的,不能有氧化物或污染物。打個形象的形象比喻就是:把水滴到荷花葉上形成水珠,就是水不能潤濕荷花。把水滴到棉花上,水就滲透到棉花里面去了,就是水能潤濕棉花。
焊接時間要控制好,不能過長。焊接時間的恰當運用也是焊接技藝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如果是印制電路板的焊接。一般以1~2S為宜。焊接時間過長,焊料中的焊劑完全揮發(fā),失去助焊作用,使焊點表面氧化 ,造成焊點表面粗糙、發(fā)黑、不光亮、帶毛刺或流動等缺陷。同時,焊接時間過長、溫度過高,還容易 燙壞元器件或印制電路板的銅箔。若焊接時間過短,又達不到焊接溫度,焊錫不能充分熔化,影響焊劑的潤濕,易造成虛焊。
焊接點凝固的過程中,切記不要用手觸碰焊接點。焊接點在未完全凝固前,即使有很小的振動也 會使焊點變形,引起虛焊。因此,在烙鐵頭撤離之前對焊接件要予以固定,如用鑷子夾持,或烙鐵頭撤離之后快速用嘴吹氣,采取這些做法的目的,就是縮短焊點凝固的時間。
烙鐵頭發(fā)熱芯內置于烙鐵頭內部,產生的熱量會全部吸收到烙鐵頭的銅質部分中去,熱量損耗極少,導熱率高及熱量利用率。不需要太大的功率,也能提供非常強的熱量供給。
烙鐵頭插在發(fā)熱芯內部,加熱器產生的一部分熱能量被吸收到烙鐵頭上,而另一部分則會流失。必需要擴大加熱器的功率獲得性能相等的熱量。過大的功率一方面增加溫度穩(wěn)定控制的難度,而且過大的消耗導致發(fā)熱芯和烙鐵頭的壽命減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