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買了股票,債券,賣了之后,即使賺了錢,你也不會對于它有什么感情。古玩則不同。你花10萬元買一件古玩,把玩一段時間后,即使再以原價賣掉,也會覺得得到了許多,這就是古玩的魅力。在古玩的身上寄托的收藏者的情感。這也是古玩的魅力。正是由于這種魅力,人們舍不得拋掉手中的古玩,越這樣買家的興趣越大,古玩的價格也就上去了。
收藏隊伍中有部分老知識分子(或稱文人雅士)、離退休老干部,他們的收藏心理取向,主要在于養(yǎng)生。他們視收藏為一種高雅的消閑活動,通過對藏品的欣賞,求得心理上的愉悅,怡情養(yǎng)性,達(dá)到的目的。如宋人趙希鵠所描繪的那樣"明窗凈幾,羅列布置,篆香居中,佳容玉立相映,時取古人妙跡,以觀鳥篆蝸書,奇峰遠(yuǎn)水,摩掌鐘鼎,如親見商周。端硯涌嚴(yán)泉,焦桐鳴玉佩,不知身居人世。所謂備用清福,孰有愈此者乎?"
●收藏古玩“五有”有識———剛?cè)腴T的收藏者要多聽行家的評價,多研究相關(guān)資訊,對古玩年代、材質(zhì)、工藝、流派、真假進(jìn)行深入細(xì)致的了解、鑒賞和識別。
有閑———收藏古玩是靠日積月累、積少成多,終形成個人的藏品風(fēng)格,因此收藏者要有充足的時間,并學(xué)會合理安排時間。
有膽———俗話說,“古玩無價”,保值增值的古玩大多都是珍品,價位偏高。這就要求購藏者有意識,有足夠的膽量。若遇珍寶,一定要有魄力。
有緣———一件讓人愛不釋手的古玩珍品,往往可遇不可求。這就要求購藏者善于把握時機(jī),多與古玩市場的攤主交朋友,及時了解市場行情。
有錢———工薪的收藏愛好者大多資金有限,不妨每月固定撥出一筆經(jīng)費,日積月累,不斷提高收藏的檔次和成功率,并采取以收藏養(yǎng)收藏的方式,隨時納精汰次,變沒錢為“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