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觀測記錄的內(nèi)容為:工程名稱、不同觀測日期和不同工程狀態(tài)下根據(jù)水準點測量得出的每個觀測點高程與其逐步沉降量的記錄。
沉降觀測的儀器及方法
沉降觀測宜采用精密水準儀及銅水準尺進行,在缺乏上述儀器時,也可采用精密的工程水準儀(帶有符合水準器)和刻度的水準尺進行。觀察時應使用固定的測量工具,人員也宜固定。每次觀察均需采用環(huán)形閉合方法或往返閉合方法當場進行檢查。同一觀察點的兩次觀測差不得大于1mm,水準測量應采用閉合法進行。
采用二等水準測量應符合
采用三等水準測量應符合
沉降觀測的次數(shù)和時間
沉降觀測的次數(shù)和時間,應按設計要求,一般次觀測應在觀測點安設穩(wěn)固后及時進行。民用建筑每加高一層應觀測一次,工業(yè)建筑應在不同荷載階段分別進行觀測;施工單位在施工期內(nèi)進行的沉降觀測,不得少于4次。建筑物和構筑物全部竣工后的觀測次數(shù),年4次,第二年2次,第三年后每年1次,至下沉穩(wěn)定(由沉降與時間的關系曲線判定)為止。觀測期限一般為:砂土地基2年,粘性土地基5年,軟土地基10年。當建筑物和構筑物突然發(fā)生大量沉降、不均勻沉降或嚴重的裂縫時,應立即進行逐日或幾天1次的連續(xù)觀測,同時應對裂縫進行觀測。
建筑物的裂縫觀測,應在裂縫上設置可靠的觀測標志(如石膏條等),觀測后應繪制詳圖,畫出裂縫的位置、形狀和尺寸,并注明日期和編號。必要時應對裂縫照相。裂縫寬度可用刻度放大鏡觀測。
工程狀態(tài)
對一般民用建筑以某層樓面(或標高)為狀態(tài)標志;對工業(yè)建筑以不同荷載階段為狀態(tài)標志。
每次沉降觀測,應檢查每一次觀測用相鄰觀測點間的沉降量及累計沉降量。如果沉降過大或沉降不均勻,應及時采取措施。
其他
觀測點編號一欄內(nèi)各測點的編號應與沉降觀測示意圖中的編號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