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健身器材安裝事項:
1、埋入地下的器材立柱,應可靠地固接支承盤或橫向支承;
2、室外健身器材安裝各支承立柱混凝土地基坑的水平尺寸,應該大于或等于400毫米*400毫米,且不應將混凝土地基處置為下小上大的形狀;
3、澆注器材地基所使用的混凝土強度應C20,且在地基沒有凝固前,應有專人監(jiān)護;
4、器材立柱埋入地下的:當器材地面以上的高度2000毫米時,應大于500毫米;器材地面以上的高度1000毫米與2000毫米之間時,應大于或等于400毫米;器材地面以上的高度1000毫米時,應大于300毫米;器材立柱底部以下應有大于或等于100毫米厚度的混凝土支承層;
5、室外健身器材安裝后,安裝地面垂與各支承立柱和體應保持垂直,垂直度公差應不大于1/100;
6、安裝室外健身器材的土質,在距地表800毫米以內應為緊固系數不小于0.7的Ⅱ類普硬土及其以上的非沙壤土類和非疏松性的地質結構;不然,就要等該土質有效處理后,才可安裝器材;
7、距器材地基外部邊緣0.5米范圍的地面應進行硬化處理,例如:混凝土硬化、夯實土質后的磚石鋪砌等;器材地基及其周圍的硬化表面應該低于安裝器材周圍的地面
使用這些器械可以幫助人們生物力學病、能量過剩病及經和精。根據各類器材的功能,我們把社區(qū)“健身路徑”中的運動器械分為四個類型。
伸展類
有肋木架、單杠及其他壓腿把桿類器材。這類運動不張老年人拼壓腿或者把腿抬得很高地來壓,壓得高不代表健康。建議高不可過肩。
用下腰訓練器同樣要小心,因為老年人肌肉軟里的水分少,還有個別老年人骨質疏松,弄不好會把損傷腰椎。
提示一:
(1)壓腿時把腿抬得太高對老年人的股骨頭、脊柱會有威脅。
(2)盡量不要使用伸腰訓練器。
根據鍛煉目的不同,小區(qū)健身器材可分為四類:1、有氧耐力運動器材,如太空漫步器、太極云手、跑步器;2、柔韌性鍛煉器材,如上肢牽引器、扭腰器、壓腿杠、伸背器;3、增量器材,包括腰力鍛煉器、蹬力器、多功能上肢鍛煉器、腰腿鍛煉器、健騎機;4、放松器材,如滾筒等。擴展資料:老人鍛煉一定要量力而行,選擇適合自己的器材。尤其是一些患有特殊的老人,要注意運動,以免造成損傷。太空漫步器:防跌倒。太空漫步器阻力小,有的老人因協調性不好,控制不住動作,可能摔倒,還有些老人同時前后擺動,容易失去。此外,擺動幅度過大可能引起肌肉拉傷。因此,老人鍛煉時要雙手握緊扶手,上身挺直,兩腳分開站在兩個踏板上,雙膝略微彎曲,保持身體穩(wěn)定,然后前后自然交替擺動雙腿,如同以較大步幅走路。這種漫步器負荷較小,老人還需要結合其他有氧訓練手段,才能起到較好的鍛煉心肺功能。蹬力器:防膝關節(jié)勞損。蹬力器要用來鍛煉下肢力量,由于器材角度固定,如果老人鍛煉時膝關節(jié)屈伸動作不合理、下肢力線不當、鍛煉過多,會加重膝關節(jié)負擔,引起髕骨軟化。因此,老人使用蹬力器鍛煉時,要注意屈膝角度不宜過大,膝關節(jié)對準腳趾尖方向,并根據自己的運動能力適度鍛煉。健騎機:當心損傷脊柱。健騎機是依靠雙手向后拉扶手、雙腳向前蹬腳蹬,同時將整個身體盡可能向后伸展,然后恢復到初始位置,以鍛煉上下肢和腰背力量,活動全身各部位關節(jié),并增強心肺耐力。這項運動很適合經常伏案、頸肌和腰肌勞損的人。鍛煉時,動作要和緩,不要用力過猛,否則可能引起肌肉拉傷或脊柱不適。
室外健身器材的使用年限
單杠和雙杠;由于作者健身運動時離地較高,具有一定的運動難度和危險性,而且長時間反復使用造成的彈性變形,容易使橫杠產生疲勞裂紋和斷裂,在參考競技型單杠使用年限1年的基礎上,自2011年10月1日期實施室外健身器材新標準所有器材的使用年限為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