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面呈青白色,是元明兩代瓷器的共同點,只是青白程度各朝略有差異,明代官窯瓷器和民窯瓷器釉面一般都呈青灰色,官窯瓷器卻較民窯瓷器更加白潤肥厚,玻化程度也較高。明代景德鎮(zhèn)瓷器品種按其制作工藝可分為:釉下彩,釉上彩,斗彩,五彩及單色釉,雜色釉等,此外,還有仿哥釉,仿龍泉釉,鐵紅釉等,其中還有一種釉稱之為雜色釉興盛于明代嘉靖時期。
清代康、雍、乾三代的景德鎮(zhèn)瓷業(yè)進(jìn)入了制瓷歷史高峰,青花、五彩、三彩、郎窯紅、豇豆紅、琺瑯彩品種風(fēng)格別開生面;雍正的粉彩、斗彩、青花和高低溫顏色釉等,粉潤柔和,樸素清逸。顏色釉中霽紅、霽藍(lán)、醬色釉、黃釉等數(shù)量在當(dāng)時都比較多,康熙時期豇豆紅、郎窯紅、胭脂紅、祭紅、灑藍(lán)、瓜皮綠、孔雀藍(lán)、豆青、金銀釉等等花色品種紛紛出現(xiàn),爭奇斗艷?,m瑯彩、粉彩也是這一時期勞動人民的重大發(fā)明。
明清不同時期的瓷器紋飾多為寫意,畫面豪放生動,畫龍多兇猛,咀巴象豬咀,俗稱“豬咀龍”,怒發(fā)前沖,爪部團(tuán)成圓形,有三爪、四爪、五爪,晚期龍紋有衰老之態(tài)。前期所繪鳳紋與元代一樣,頸部無發(fā)毛,在龍、獅及獸身上多帶有火焰紋。嘉靖以后所畫兒童形象,頭部很大,額角及后腦勺凸出。八寶圖案為輪、螺、傘、蓋、花、魚、罐、腸。文字裝飾有回紋、百壽字、福字等。
明清瓷器各代款式千差萬別,以款識特點來斷代和辨?zhèn)我簿拖喈?dāng)重要。明代瓷器的款識形式一般以書寫為主,極少有刻印的。前人總結(jié)的明代瓷器款識規(guī)律是:永樂款少,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雜。
清代共有帝皇十個,均有帝皇紀(jì)年款的瓷器傳世,他們依次是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tǒng)。清代的官窯瓷器和民窯瓷器的款識在題寫上是有一定的慣例的,因為了金彩、墨彩、琺瑯彩等題寫工藝,各種堂名款、花押款、吉語款層出不窮。
備受追捧?:在拍賣市場上,工藝、保存完好、來源清晰且具有特藝術(shù)價值的明清瓷器往往能拍出。例如,?明成化斗彩雞缸杯、明宣德青花魚藻紋十棱菱口大盌等明代瓷器,以及清雍正青花穿花龍紋長頸膽瓶、清乾隆斗彩加粉彩暗八仙纏枝蓮紋天球瓶等清代瓷器,都曾以數(shù)千萬元甚至上億元的成交。
明洪武 釉里紅纏枝牡丹紋玉壺春瓶
成交價: 8323萬人民幣
亮點: 釉里紅瓷器在元代中期發(fā)明,是景德鎮(zhèn)官窯的杰作。此瓶以纏枝牡丹紋為主要裝飾,典雅的造型和特的紋飾使其成為明代瓷器的經(jīng)典之作。
元 青花“鬼谷下山”圖罐
成交價: 2.28億人民幣
亮點: 這件青花大罐被譽(yù)為元代青花瓷中的絕品。其“鬼谷下山”圖案來源于元代版畫,講述了鬼谷子營救徒弟孫臏的故事。特的圖案、細(xì)膩的畫工使得這件瓷器在拍賣會上備受矚目。
明永樂 青花海浪纏枝渾蓮雙鳳朝陽雙系大扁壺
成交價: 5596萬人民幣
亮點: 明代永樂時期是青花瓷的期,此件大扁壺以海浪、纏枝蓮和雙鳳朝陽為裝飾,器型大氣,紋飾繁復(fù),充分體現(xiàn)了瓷器的雍容華貴。
清乾隆 粉彩開光八仙過海圖盤口瓶
成交價: 5280萬人民幣
亮點: 這件盤口瓶以八仙過海為題材,展現(xiàn)了乾隆時期粉彩瓷器的制作工藝。瓶身繁復(fù)的裝飾和精細(xì)的畫工,讓人嘆為觀止。
元 藍(lán)釉描金執(zhí)壺
成交價: 約5000萬人民幣
亮點: 藍(lán)釉瓷器在元代非常稀有,這件藍(lán)釉描金執(zhí)壺以其深邃的藍(lán)色釉面和華麗的金色裝飾著稱,是元代宮廷用瓷的代表作。
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