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若是收藏淺絳,先不要說是不是一種好的投資,不免在學(xué)術(shù)體系上就為人所嘲笑,甚至有一種不明言的品位上的輕視。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在歷來的觀點中,晚清民國瓷器就不為世所重。更何況是彩質(zhì)輕薄容易湮磨的淺絳彩瓷。須知淺絳彩瓷興起于同治光緒年間,基本在太平天國戰(zhàn)亂的背景下,前后50余年,若放寬年限,至多不過存在70年,旋即被新粉彩取代,在瓷器史上素來不受重視。而且因為其年代并不久遠(yuǎn),上世紀(jì)七八十年代,文物商店此類器物多不勝數(shù),所以一度被輕視為“大路貨”。而其輕靈豐盈的色彩,也未必合乎人們對于瓷器發(fā)色艷麗的喜愛,所以長期以來,被視為“不入流”也是自然。大約十年前,即便是淺絳彩瓷名家之作,一個瓷盤,5,000元亦可入手。這乃是工薪亦可為的收藏行為,自然為資本所不屑。
清光緒?程門?淺絳彩山水圓板
直徑:45.5cm
題識:馬文璧為大癡,時有出藍(lán)之妙。
臨請仲良中丞大人鈞鑒,雪笠程門
RMB:1,000,000—3,000,000
落槌價:RMB 2,500,000
清光緒?任煥章?淺絳人物帽筒一對
高:29cm?直徑:12.3cm
題識:漁樵問答?巍山任煥章作(任氏、煥章)
己卯(1879年)春漁樵問答?巍山任煥章作(任氏、煥章)
RMB:350,000—450,000
落槌價:350,000 人民幣